11月15日,2019年江门市见习督导实务能力提升PBL培训班在江海区江南街道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举办第三期私董会,本次私董会由残障领域的“好医康”小组负责主导,以“江门市残障社工服务的初探与思考”为主题,带领同期学员鸟瞰江门市残障领域主要的社工服务概况,思维碰撞为本土残障服务发展建言献策。
全景了解江门市现阶段残障社工服务体系
“好医康”小组代表以残疾人服务的康复、托养、就业和教育4个版块,向见习督导学员介绍了江门市购买残疾人社工服务的现状。
参观江海区江南街道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
在残疾人康复方面,市利民社工中心陈丽雯以构建“医院—家庭—社区”三维模式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进行分享,坚持以“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机构康复、居家康复和社区康复3个方面选取具体的项目案例进行推介。其中以社区康复为例,充分以社区为依托,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力量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为残疾人提供“衣、食、住、行”全方位的紧急介入工作和服务,成效显著。
在托养领域,蓬江区红日社工中心朱丽琴结合政策要求和实例,深入浅出介绍的日间托养、寄宿制托养和居家托养服务,让参加者了解如何通过托养服务为成年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和劳动技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同时认为在残疾人托养服务需要各级政府及部门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考虑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建档信息共享、运营监督管理等工作。
残疾人就业领域的社工服务方面,江海区天健社工中心李梅燕引用“江门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总体情况”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男多女少”的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性别失衡、低学历、老龄化预计残障类型、残疾等级分布等情况,支出全市残疾人就业问题依然严峻、不容乐观。随后通过分享社工在残疾人就业服务中的开展职业评估、技能培训、居家就业、推荐就业等实际工作,分别在支持性、辅助性、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服务中社工不同的角色定位。其中以江海区启爱蛋糕房及概念餐厅的社会企业方法进行探索让学员印象深刻。
在残疾人教育方面,江海区乐翔社会工作服务社区剑匀从残疾人教育康复的定义、家属角色、社工角色、市区服务现状,提出该领域的服务较为空白,教育、残联、民政3方在该领域的工作定位不明确,建议项目的顶层服务设计的系统性,确保服务安排的合理性,促进项目成效的实现。
“好医康”小组代表分享
头脑风暴法促新知
私董会的第二环节是围绕“如何打造残障服务品牌”、“如何通过发挥社工督导作用完善和提升残障服务”共两个议题。这一环节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分组讨论,各组在限定的时间内达至了初步的讨论成果。就“如何打造残障服务品牌”这一议题,长者组一致认为需要从品牌形象、公信力、社会效益、社会认同等四个方面下功夫,逐步搭建好残障服务品牌的框架。而关于“如何通过发挥社工督导作用完善和提升残障服务”这一议题,来自社区组的学员则建议可从督导的教育和支持功能,来为残障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人员提供多元化的督导服务,针对不同层次的社工,指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此外,作为督导,也需要精准解读政策,熟悉残障服务体系,通过建言献策来提升残障服务。最后,督导自身也需要有创新性思维,以确保能够引导一线残障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人员开发出更多效能创新残障服务项目。
总结驻点学习情况,分享行动学习收获
下午,各组结合在深圳第三次驻点学习情况以及团督主题,分享各自的目标达成情况。最后,各组经过分享、讨论、导师建议和反馈,初步定下了末次成果汇报的主题和框架,各组并对主题汇报的内容安排及分工等事宜达成基本共识,全体学员将为迎接见习督导班最后的“考核”而全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