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团体督导方法在残障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具体技巧,补齐督导实务专题的最后一个版块知识内容,10月11日,江门市见习督导实务能力提升PBL学习班“好医康”小组在深圳市光明新区新湖街道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展开1天的驻点学习之旅。随后1个月结合所见所闻,并且围绕筹备见习督导班第三次私董会的有关工作,开展了1个月的行动学习。
本次驻点项目是新湖职康中心,由深圳北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运营,旨在满足辖区范围内残障人士及家属的需求,改善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缓解照顾者压力及增能。
经过1天的驻点学习,小组成员初步掌握了团体督导的类型、前期筹备、具体技巧和团督后续工作重心,其中团督常见形式包括内部集体培训、团建、例会、专题讨论会等。
针对督导的流程,督导强调需要添加一些必要的开场前寒暄,缓和团督的气氛,寒暄的议题可以来源于近期工作、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等。
同时在督导议题需要现场排序,督导需要综合考虑时间、效率、团队的期望以及督导对议题紧迫性预判等因素进行判断,一般优先处理团队的情绪、合作问题,再聚焦实际工作问题,实际工作的议题应根据重要性或者时间轴进行排序。
通过观摩工作会议场景下的团督过程,组员了解在调动不同特性同工的技巧以及处理可预见会内冲突的方法,尤其对于大家都不愿意碰的,或者不熟悉、不了解、难度大的工作议题时需要团队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例如观摩团督期间,贾督导在带领团队聚焦“打造农疗基地的感官花园”的工作分工,由于大部分同工没有相关经验,因此督导必须要做到相关知识的铺垫,由督导为主,带动同工一起聚焦讨论,进而分配任务。
经历了此次团体督导专题的驻点学习之后,鉴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工作例会、内部培训等场景,组员们会结合这些实际工作不断练习,期间聚焦所面临的痛点问题,尝试优化和提升团督的效果。
经过近1个月的行动学习,组员结合各自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团督实践,包括同辈督导的实践与反思、提升工作例会效能的实践与思考、PBL模式在团体督导中的运用及团督要领等方面内容。组员通过线下讨论分享各自收获,例如针对团督实际应用是为了激发参与者探索和寻求解决方法的欲望,激发创造力是团督的关键。因此,督导不完全担当问题的直接解决者,而是动员参与者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构建并重构自己的知识,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带领者则要努力创造一种支持开放性的学习环境,适时给予指导,以此避免“你问我答”“你讲我听”的状况。
“好医康”小组梳理所学督导知识,进一步提炼对个督和团督的异同优劣的理解,个别督导与团体督导并不是独立的督导方法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实时调整,相互补充配合。经过此阶段的PBL学习,为今后实际工作中的各类场景安排合适的督导工作积累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